《阿Q正传》学案6
- 资源简介:
约3260字。
1.分析阿Q和翠翠的形象特点。
2.赏析小说中的语言艺术和社会环境描写特点及作用。
3.探讨小说的主题意义。 人性有丑陋与美好之分,你可以让鲁迅带你去看看阿Q身上的“国民劣根性”,也可以让沈从文带你去边城感受那湘西特有的人情美、风俗美。
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被称为“国民劣根性”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了阿Q身上。如今,距离阿Q生活的时代已经一百多年了,但在我们身边,似乎到处都有阿Q的影子。
边城的风光,山清水秀,如诗如画;边城的人民,淳朴自然,真挚善良。“边城”是他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思乡情结”养育出的一颗明珠,是描写湘西人性美的一曲“牧歌”,凝结了人类灵魂深处的至真至善。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土谷祠(cí) 舂米(chōnɡ) 根柢(dǐ)
忌讳(huì) 癞疮疤(chuānɡ) 敌忾(kài)
下箸(zhù) 醉醺醺(xūn) 口讷(nè)
二、辨析下列词语,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报复•抱负
[辨词] 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抱负:远大的志向。
[运用] ①古来在学术或事功上有重大成就的人,往往在青年求学的时候便有恢宏的抱负。
②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时隔十年又恢复的五一长假,让“报复性消费”的声音不绝于耳。
2.鄙薄•鄙夷
[辨词] 两者都有“轻视,看不起”的意思。“鄙薄”指浅陋微薄(多用作谦辞);看不起,轻视。“鄙夷”指蔑视,小瞧,看不起。
[运用] ①当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时,他人也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你;当你用鄙夷的眼光看待他人时,他人也会表达出对你的憎恶。
②加以进了几回城,阿Q自然更自负,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
3.疾恶如仇•深恶痛绝
[辨词] 两者都指厌恶憎恨。“疾恶如仇”侧重憎恨。如:父亲忠厚而严厉,胆小却疾恶如仇。“深恶痛绝”侧重痛恨。如:何院士对学术界抄袭、造假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
[运用] ①阿Q对赵太爷之流作威作福的样子是十分看不惯的,有时还会在背后朝着赵太爷远去的身影挥一挥拳头,似乎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