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学案12
- 资源简介:
约5870字。
1.鉴赏诗歌的表达艺术。
2.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感受李白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杜甫忧心国事的感怀。
3.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的飘逸和现实主义的沉郁。 唐代诗坛群星闪烁,李白和杜甫就是其中极为璀璨的明星。惨淡的月光下,一个孤单的身影,左手一壶浊酒,右手一把利剑,趁着酒兴而舞,剑反射出淡淡寒光。他身旁石桌上,笔墨散乱地放着;纸上,一篇文章洋洋洒洒,最显眼的,莫过于那几个字:蜀道难!然而苦难和穷困使另一个身影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在他的笔下,多少辛酸苦楚倾泻而出,多少忧国忧民积郁其中。一代诗圣,壮志未酬,仕途抑郁,却只能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长叹。
(教师用书独具)
(第一段)噫吁嚱,危(高)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模糊难知的样子)!尔来(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正对着)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飞越)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回转)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摸)参历井仰胁息(屏住呼吸),以手抚膺坐(徒然,空)长叹。
请概括段意:蜀道山势的“高”“危”,道路的难行。
(第二段)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高而险的山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使动用法,使……凋谢)朱颜!连峰去(距离)天不盈(满、足)尺,枯松倒挂倚(靠着)绝壁。飞湍(急流)瀑流争喧豗(形容轰响),砯(冲击)崖转(使滚动)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请概括段意:蜀道的险恶。
(第三段)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把守)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倘若)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叹息)!
请概括段意:蜀中战祸之惨烈,表达对友人的劝诫之意。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 上青天!哎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太难以登攀,简直比上青天还难。
噫吁嚱(yī xū xī):三字都是惊叹词。危:高。于:介词,表示比较关系,可译为“比”。蚕丛及传说中蚕丛和鱼凫
不与 秦塞通人烟。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蚕丛及鱼凫(fú):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远古蜀王名。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