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学案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8/1 15:19: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460字。

  古代诗歌鉴赏系列全析学案(一):形象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1.方法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描写的人、事、物、情、理、志等方面,去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往往综合运用描写手法,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志趣追求、精神品质等,同时辅以侧面描写,以景物烘托人物心理,以他人言行衬托主人公形象的特点。
  (3)要特别注意诗人经历、注释、标题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
  2.步骤
  第一步:审题。根据题目“人物形象”的特点,有的要“概括”,有的要“鉴赏”,这就要求我们答题时要有“观点”,也要有“论据”。另外,“鉴赏形象”时,还要探讨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第二步:分析。依据人物的居住环境、行踪、行事等概括其形象特点,有时也要分析诗人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第三步:梳理思路,并分条作答。
  3.答题规范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是如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诗人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先“盖帽”,即说出诗歌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句方面对这一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4.答题示例
  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①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方多病,北栅儒先②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①〔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  ②〔儒先〕指叶天经。
  [诗意赏析]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甲科进士。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旧历二月,陈与义寓居苕溪畔的青镇,思念对岸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因而写下这首诗。
  首联写早春二月冰消雪融,溪水已涨,尽向东流。这里透露出春的气息,也自然地引起了怀友访友的下文。颔联上句写客里光阴,吟诗度日;下句写杏花系心,雨声存念。和谐随意,清淡隽永。颔联写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