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一个月精选冲刺试题:古代诗歌阅读内容之山水田园专项训练
- 资源简介:
约670字。
古代诗歌阅读内容之山水田园专项训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岑参
风暖日墩墩,黄鹂飞近村。
花明潘子①县,柳暗陶公门。
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
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
【注】①潘子,指潘岳。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从景物描写入手,将触觉与视觉相结合,描绘出一幅和煦宜人的春日图景。
B. 颔联运用典故,“潘子县”与“陶公门”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陶处士的赞美之情。
C. 尾联在前三联写景状物的基础上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陶处士生活态度的认同。
D. 这首诗语言清新质朴,风格近于田园诗,与作者为人熟知的边塞诗风差别较大。
【答案】C
【解析】略
2. 新晴山月(文同)
高松漏疏月①,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②。
【注】①疏月:稀疏的月光。②络纬:一种草虫,又名“络丝娘”,即纺织娘。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 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更不愿匆匆入睡而要充分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心境。
B. 五、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池塘里的荷花好像因为怕风吹,所以将叶子卷了起来,山果以雨为病,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景。
C. 七、八两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在自问自答中结束全诗。
D. 作者以诗人兼画家的双重眼光,观察和体会月夜美景,描绘了高松、月影、虫唱、荷卷、果落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一般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B.“比喻”错误,“怯风池荷卷”写的是荷花害怕风,这是拟人的手法。故B错误。
故选B。
3. 春日耕者
苏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