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7/31 14:37: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130字。

  浙江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运期间,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承载(zài)路虎”。数十亿人次的流动严峻考验着我们的交通,春节已不啻(chì)一场大考。
  B. “养号”行为通过不断发帖(tiě)增加活跃度,提高账号权重,便于为偶像控评。饭圈“养号”起源于微博并不断发酵(xiào),已蔓延至豆瓣、网易等各大社交平台。
  C. 洞庭湖中高高垒砌的“私人湖”曾被各级政府数次严令拆除,但依旧岿(kuī)然不动。其背后蕴含真正的利益纠葛(gé)是什么?相关利益过于盘根错结才是症结所在。
  D.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有时候遇到巉(chán)岩前阻,它愤激地奔腾起来,怒吼着,挟(xié)卷着滚滚的沙石,直到冲倒了这危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B.“发酵”的“酵”应读jiào;
  C.“盘根错结”应写作“盘根错节”;
  D.“一泄千里”应写作“一泻千里”。
  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的字好看吗?”倘或这样问你,你一定会诧异:如此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还会不好看?但是你看,苏轼的字大多扁平,左重右轻,右上翘起,似乎摇摇欲坠,和一般人对汉字的审美南辕北辙。【甲】实际上,有人对苏轼的字做如此评价:石压蛤蟆。着实令人忍俊不禁。倒也贴切。评者乃苏轼好友黄庭坚。其实是苏轼先开的口:“鲁直(黄庭坚的字)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黄庭坚反唇相讥道:“公之字固不敢轻议,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说罢两人大笑,均认为对方切中了自己的弊病。
  此说源于王羲之的《笔势论》:“字之形势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由此看来,苏黄二人都是反“正道”而行之。【乙】苏轼不懂王羲之吗?绝非。故宫博物馆收藏的苏轼早年作品“治平帖”,是他三十几岁时所书。【丙】你能从中看到与王羲之、王献之神似的洒脱飘逸、细腻娟秀,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赞誉其“字画风流韵胜”。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倘或 B. 南辕北辙
  C. 忍俊不禁 D. 娟秀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旅游促进区域流动,牵引多元发展。通州北运河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宣传运河文化的使命,那么北运河承载的时间记忆和奋斗精神就会得到保持。
  B.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景色优美,气候适宜,是国内旅游首选的休闲度假胜地。但最好几月份去合适,是自由行还是报团游,很多人不清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