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学案:语言表达连贯
- 资源简介:
约8490字。
语言表达连贯
微点突破一 语句复位
语句复位题,指的是将某一语段(或复句)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抽出,另设几种与之相近的答案,让学生从中选出原句。这种题型可用来考查学生缀句成文的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近年来高考中常常出现。
解答语句复位题需要注意“六是否”:
1.顺序是否合理
逻辑关系——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表里、深浅、主次、具体抽象等。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种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
2.话题是否统一
陈述对象、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主语,势必影响语意的连贯。从句子连贯的角度看,保持主语前后一致最重要。
3.前后是否勾连
句子的重点往往在谓语部分,前后分句形成顶真形式最连贯。
4.意境是否协调
选用句式或所给语段一般有特定的情调和氛围,或热情奔放,或悲凉伤感,或明丽愉悦,或冷落萧条。感情上或喜或悲,态度上有褒有贬。解题时,要整体把握语段的情调和氛围,注意保持选项中的景物及其特征与语段中所提到的景物及其特征的协调性。
5.结构(句式)是否一致
结构(句式)的一致性表现在:①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②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合说还是分说,也会涉及连贯问题;③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注意不到这一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6.音节是否和谐
要符合诗歌或语句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等格律方面所特有的规定。
典题演示
(2019•全国卷Ⅱ改编)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
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