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案2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19 21:24:1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三课时,约8500字。
第2课  离骚(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骚体诗”的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知诗人伟大的人格精神;
3.理解诗中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了解屈原作品的特色。
教学设想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但由于屈原的作品与我们的时代相去甚远,又比较难懂,因此对这首诗的鉴赏指导,必须建立在学生熟读课文、基本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过程应以诵读为主,通过读来认知文意、体会感情,并领会诗歌的语言技巧和艺术特色。全课需要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掌握下列词语的拼音
朕(    )  庚寅(       )  揆(    ) 肇(   )始  扈(   ) 搴(    ) 阰(    )      秽(    )恶   謇(    )   羌(    )
答案:zhèn   gēng yín   kuí   zhào   hù    qiān   pí   huì   jiǎn   qiāng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苗yì(   ) 孟zōu(   ) 蕙chǎi(   )  险ài(   )   惮yāng(   )
答案:裔  陬  茝  隘  殃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错的一项是(   )
A.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B.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C.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D.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答案:选C。C项前一句中的“不”即“何不”,“抚壮而弃秽”意为趁着壮年抛弃秽政,因此从语意上看,应读如“不|抚壮而弃秽兮”。
4.选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恐年岁之不吾与
B.甚矣,汝之不惠
C.沛公安在
D.古之人不余欺也
答案:选B。B为主谓倒置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
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C.来吾道夫先路
D.既遵道而得路
答案:选D。A中的“辩”通“辨”,B中的“说”通“悦”,“女”同“汝”,C项“道”通“导”。
6.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函梁君臣之首
A.吾得兄事之
B.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答案:选D。D与例句中加点的字均为名词作动词。A为名词作状语,B为形容词作动词,C为形容词作名词。
7.阅读下面的文字,了解相关内容。 
(1)屈原及其作品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出身于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家庭,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作为政治家,他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曾任左徒、三闾大夫。他主张变法图强,革新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由于楚怀王听信谗言而被疏远,楚襄王时又被放逐。楚襄王二十一年,在秦军攻破楚郢都时,屈原悲愤绝望,遂怀石投汨罗江而亡。相传此后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以包粽子、划龙舟的方式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端午节”便由此产生。作为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因其杰出的艺术成就而与《诗经》“十五国风”并称“风骚”(风骚,亦成为《诗经》和《楚辞》的代名词)。其他作品还有《天问》《九歌》《九章》等。
(2)关于“楚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