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书馆》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2360字。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王佐良《上图书馆》参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体会作者描述自己与图书馆的缘分及感受,表达自己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3、体会作者对图书馆的礼赞,所体现出对知识的崇敬之情,从而思考阅读之于人生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结构和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图书馆典藏云集,走近书架,斑斓的封面是知识殿堂的大门;走近图书,阵阵的墨香是知识殿堂的华灯;走进文字,华美的文采是知识殿堂的钥匙。图书馆是充满着诗意的,涌动着灵性的,弥漫着芳香的,流淌着旋律的,演绎着精彩的地方,我们在图书馆中阅览书籍,我们在书中得到成长!
今天我们就随王佐良先生去看看他上图书馆的经历。
2、写作背景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是国际上最著名的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之一。在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王先生需要博览群书。本文就是王先生在回忆自己成长路上的上图书馆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一路书香为伴。
3、作者介绍
一代学者、翻译家王佐良
王佐良(1916-1995),诗人、翻译家、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王佐良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中美文学交流奖评委会委员和北京市翻译者曼谷会副会长。
成就: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大英语权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英语教育和英语翻译做出巨大的贡献。著有大量学术论著、散文、游记、序跋、书评、剧评和读书随感。多部著作获奖。于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作品: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等。
4、题目解说
“上图书馆”中“上”是动词,是“去”“到”的意思。“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由题目可知,文章主要写的是去图书馆的经历,点明了主要内容。
5、层次结构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