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7/18 8:32: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040字。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2021.07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有稀薄且不稳定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地表呈橘红色,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lì)________石。火星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但以往的探测发现了存在水的证据。
  火星探测是当前行星探测的重点目标。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首次开展火星探测开始,截至目前,人类已进行47次火星探测活动。火星,成为人类探测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参与国家最多的一颗行星。但是,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率却一直不高,其中着陆任务风险更高,成功率仅为45%。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了火星软着陆技术。
  2020年7月23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穿越云霄天际,向火星进发,迈出了我国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拉开了向更遥远的深空探测的序幕。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总质量约5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进入舱、火星车。“天问一号”飞行路径超过4亿公里,是地月距离的1000倍。在这条孤寂、漫长的“行星际公路”上,探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环绕器充当飞行器,它携带着陆巡视器,以近10万千米1小时的速度,飞行大约7个月,抵达火星轨道。
  “天问一号”飞抵火星,肩负哪些任务呢?它要探测三大科学问题:火星生命活动信息,火星的演化以及与类地行星的比较研究,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天问一号”探测的科学目标是: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
  当初与“天问一号”同时期发射的,还有美国“毅力号”以及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也均在今年2月份抵达了火星轨道。阿联酋“希望号”不在火星着陆,它的任务只是绕火星轨道运行至少一个火星年,收集的数据预计在9月份陆续传回地球。美国“毅力号”肩负着寻找火星古老生命迹象的任务,它是(qì)________今为止着陆于另外一个星球最大、最先进的探测器。“毅力号”还携带一架无人机,实现了无人机在另一个星球上首次飞行。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2000多年前,伟大的诗人屈原对浩瀚宇宙发出惊天之问。千百年来,宇宙之“问”,牵引着人类涌动不止的好奇心,记录着探索太空的艰辛历程,也印刻着追求真理的坚韧笃定。
  (取材于冯华、余建斌等的相关文章)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填写在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转(zhuàn)    栖息(qī)    砾石    (lì)迄今(qì)
  B. 自转(zhuǎn)    栖息(xī)    砾石    (lì)讫今(qì)
  C. 自转(zhuàn)    栖息(xī)    烁石    (lì)迄今(qì)
  D. 自转(zhuǎn)    栖息(qī)    烁石    (lì)迄今(qì)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星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所以稀薄且不稳定。
  B. 在太阳系地外行星中,人们只对火星探测情有独钟。
  C. 火星以外的其他行星,我国尚未有探测器成功登陆。
  D. 去年7月所发射的三个火星探测器都要在火星着陆。
  材料二
  2021年5月15日,距离地球3.2亿千米之外,“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现火星表面软着陆,稳稳落在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重要里程碑。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飞向遥远深空。它按照预先设计的精准轨道,在浩渺无垠的太空中飞行了202天,终于在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从地火转移轨道进入到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火星捕获是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在探测器从地球飞向火星的过程中,能够被火星引力捕获,形成环绕轨道的机会只有一次。
  探测器,即携带着陆巡视器的环绕器,进入环火轨道后,又经过几次轨道调整,于2月24日成功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在火星停泊轨道,环绕器针对预定着陆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天气等情况,开展了约3个月的环绕探测,为着陆巡视器安全登陆做好准备。5月15日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停泊轨道实施降轨,降至“火星进入轨道”,自主完成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的分离。继而环绕器升轨返回停泊轨道,变身通信器,建立起火星车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为期约3个月的中继通信任务完成后,将在近火点进行制动降轨,进入“科学探测轨道”,变身探测器,运行一个火星年,执行火星全球遥感探测任务。
  和环绕器告别后,着陆巡视器准备登陆火星。这是探测中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阶段,人称“黑色七分钟”,“天问一号”降落过程历时约9分钟。“天问一号”采用弹道—升力式方案进入火星大气层,通过高速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和动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