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45
- 资源简介:
约6670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案
教学目的 :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招架的思想性格的进展转变,从而熟悉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招架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述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述和细节描述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指导学生分析林冲思想性的进展转变和景物描述、细节描述的作用。
二、在分析刻画人物的方式上,应当突出心理活动的描述。
教学时数 : 2课时。
自主学习:
一、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约1 2 9 6 ─1 3 7 0 ) ,钱塘( 杭州) 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水浒》是一部闻名的描述农人革命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
二、介绍《水浒》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前因。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人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人起义的产生、进展通过、直至失败的进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招架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此刻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空想,本无造反之心。但是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受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告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委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途经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尔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招架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闻名的领袖之一。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出色的回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