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22
- 资源简介:
约2520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设计依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本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着力展现了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在被陷害的情况下,从对封建统治集团心存幻想、忍辱负重却被一步步地逼至绝境,终于奋起反抗的转变过程,本课的重点即设定为人物形象的多侧面展现。
从学情上来说,学生经过前两个学年的学习,已经对小说的文体特点和鉴赏的重点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是在深入品读方面还有所欠缺。所以本课的主要学习方法为交流探讨。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深入细致地品读语句,赏析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妙处。
2.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课前幻灯投影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价。
✧导入:《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从古至今收获了无数人的褒扬。清代著名小说理论家金圣叹曾经这样评价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真是一百零八样。”大家读到这里有没有想到哪些水浒英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来感知文本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名家的评价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新文本的阅读兴趣,并为进一步的文本解读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幻灯投影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请学生朗读,检查预习的成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关注的是文本中基础知识的预习情况,通过扫清字词障碍为进一步的鉴赏做准备。
三.笔底波澜,关注情节
✧请学生梳理主要情节并概括,继而划分全文层次。
[设计意图]情节是小说三要素之一,通过梳理的过程,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