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7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7/1 8:54: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490字。

  《祝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理清课文各部分所写内容及祥林嫂的不幸经历,分析祥林嫂之死的原因,把握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方法和写作特色.
  过程和方法:通过作者重回故乡观察的“变”与“不变”串联课文。
  分析鲁镇的“不变”
  分析祥林嫂的“变”,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因素促使她的变化?
  通过人物对话分析“我”,四叔四婶,柳妈等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作品批判性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中的“变”与“不变"
  难点: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分析“反复"手法
  【教学层次设计】三课时
  课前预习:读准课文,给课文各部分加上小标题—理清祥林嫂的一生不幸经历
  第一课时:故事导入—“不变”的环境及习俗—三次肖像分析“变化”的祥林嫂-个人不幸经历造成的变化—周围接触的人加速了变化(部分若讲不完留在第二课时讲)
  第二课时:活动课,学生讨论自主赏析课文第四部分(第二次做工到变为乞丐)
  第三课时:课文写作手法总结-—标题分析
  也可以把全部的教学内容浓缩为几个“三”:祥林嫂命运的三起三落,三次肖像描写,三次反抗。
  也可以片段:为《祝福》中的“我”写日记
  12月23日,回到鲁镇,住在鲁四老爷家。
  12月24日,午饭后,防朋友回来在河边见到祥林嫂,她问我三个问题。回来觉得心里不安.
  12月25日,午饭后还是看朋友。鲁镇人都忙着准备“祝福”.傍晚,听到祥林嫂的死讯。晚饭后,回想祥林嫂的一生。
  12月26日,五更被爆竹惊醒。天亮,离开鲁镇.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导入(2分钟)
  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一天,浙江绍兴鲁镇发生了一桩命案.据说是一个年轻的老妇人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死在了冰天雪地里。而有一个人正好见证了整桩命案的发生,于是便将他所知道的叙述了出来。那么,这个年轻的老夫人到底是谁呢,在他身上到底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又是谁是这桩命案的始作俑者呢?而这个故事的见证者又是怎样为我们展现这个故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一起去深入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二、知人论世(8分钟)PPT
  1、作者介绍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20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背景介绍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也是中学阶段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小说。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