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非凡吉创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五月高一语文调研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6/22 21:22: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690字。

  非凡吉创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五月高一语文调研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学,完成1~3题。
  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春秋时,周天子与各国诸侯均与夷狄通婚,韩愈概括《春秋》,认为“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退于夷狄则夷狄之”,孔子有言“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足可见华夏是以“礼”这样的文化概念作为区分“华夏”“夷狄”之标志的。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文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统一”就是中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
  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温柔敦厚”,语出《礼记》,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而且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在我国历史上,不乏一些“露才扬己”的天才式人物,如屈原、苏东坡、文天祥等等,他们在历朝历代的人民大众中受到广泛的喜爱与推崇,这些人物,虽然其行为或者不流于时俗,但其天才式的锋芒背后,是对民众与家国的深深眷恋与悲悯,仍无改其“温柔敦厚”的本质。“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
  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文化具有可引导性、可塑造性,那么,如何讲述历史、讲述历史的源头就是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巡守,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而回顾自身,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心态,“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文化在伊始时期就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换句话说,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
  (摘编自王学典《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民族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这种文化基因,使华夏族群走向“统一”成为必然。
  B.周朝的“礼”文化,是最早的被族群认同的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有重要作用。
  C.儒家的“温柔敦厚”是指个人对民众、家国等的深厚感情,并不涉及个人的性格、态度。
  D.中国历朝历代封建帝王皆尊孔祭孔,其行为维系了族群历史记忆,传承了文化基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文章着重阐述了两大文化基因在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作用,有理有据,材料详实,论证充分。
  B.文中第一段引用韩愈的概述和孔子的话,意在证明中华民族自古是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的。
  C.文章第二段举苏轼等人事例,阐明“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可以柔化这些天才式人物的锋芒。
  D.文章第三段论述层层深入,先阐述文化的特性,再谈传承文化基因的方式,最后对世人发出呼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文明绵延不断、源远流长,这与中国人尊崇儒家“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及文化包容心态息息相关。
  B.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不仅把差异巨大的社会阶层统合起来,也使儒家文化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
  C.为抗击“新冠”疫情,无数慨然赴武汉的医务人员、志愿者,再次印证了我国传统中“温
  柔敦厚”的文化基因。
  D.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一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只要用心维护、就能保证优秀文化基因的良好传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急行军,网络文学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艾瑞咨询近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报告》显示,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潜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00亿元。目前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覆盖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上线了英、法、日、韩、俄、印尼、阿拉伯等十几个语种版本。
  东南亚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一直是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热门地区,《琅琊榜》《将夜》等作品皆为东南亚书店的畅销书,《扶摇》等IP改编影视作品也在东南亚有良好的收视率。东南亚也是阅文集团出海的主要市场,东南亚用户在其海外用户中占据重要部分,阅文集团在东南亚拥有近万名原创作家,东南亚译者占全球整体译者的70%以上。
  (摘编自《乘一带一路东风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迎来最好时代》)
  材料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