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29
- 资源简介:
约3170字。
《雷雨》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及作者。
2.体会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戏剧波澜和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
【学习重点】
品读个性化语言,把握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性格特征。
【学习难点】
体会周、鲁会面时两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课前预习】
1.戏剧常识
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在戏剧文学中,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的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它包括对白、独白、旁白,是人物动作心理的外现。
中国戏剧,古代与现代有很大不同,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由五四时期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和当代戏剧,其主体是话剧。
2、戏剧的分类
戏剧的种类很多,分类标准不同,分法也各有不同:
按戏剧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
按艺术形式的不同,可分成话剧、歌剧、舞剧等;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3.曹禺简 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生于1910年,卒于1996年。中国现当代剧作家。祖籍湖北潜江市,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1922年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1925年开始演戏。《雷雨》是其处女作。两年后的1935年夏,又有都市生活剧《日出》发表,奠定了其在中国话剧史的地位。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笔触,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作品享誉海内外。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
【自主研习】
1、读课文,划分层次(选文可以划分几场)
2.本场戏有那几对矛盾冲突?出场人物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矛盾?
【合作质疑】
1.剧作题名为“雷雨”,第二幕的幕前提示里说:“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对于剧情发展有什么作用?
2.周朴园一直用着侍萍用过的旧家具,记着她的生日,甚至保留着她喜欢关着窗子这样的生活小习惯,怎样看待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
【问题探究】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1.周朴园
2.鲁侍萍
3.鲁大海
4.总结本文人物语言特点
【难点突破】
这一场剧的结尾,鲁侍萍有两句欲言又止的话,分析一下她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拓展延伸】辩论:周朴园真爱鲁侍萍吗?
【课后检测】
1.下列加点字与所给读音完全一致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