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案5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6/18 12:35: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30字。

  《窦娥冤》教案
  教学目标
  1. 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2. 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教学重点 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小结:第一层:“滚绣球”指斥天地、怒斥鬼神,是窦娥绝望中的呼号,是她用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社会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是对人世间不公的揭露。在这一曲中,窦娥的冤是由“怨”来体现的。
  第二层:以宾白为主,通过婆媳对话,交代窦娥孤苦无依的身世和她屈招的无奈,悲从中来。“快活三”“鲍老儿”二曲,一字一泪,泪中含血。即使如此,她还劝婆婆不要烦恼哭啼,此情此景,更令人悲伤。
  第三层:窦娥把矛头直指反动统治者。一个心地善良的妇女却喊出“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的呼声,并直斥“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腐败吏治,若不是“恨”到了极点,又如何能发出如此誓言?
  二、合作探究
  1、你怎么看待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与她对天地的指责是否矛盾?
  矛盾: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始终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她的无助与迷惘,也反映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希望天地是善良的。
  不矛盾:矛头先指向天地,再指向贪官。前后天地是不同的,后面是青天,是出现公理,惩恶扬善。
  2、在现实生活中,这三桩誓愿都不可能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艺术效果?
  (提示: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 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