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学设计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6/18 11:47: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870字。

  《窦娥冤》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把握窦娥悲剧形象及社会意义
  了解悲剧内涵、本质、意义
  教学重点:窦娥的反抗性反应出的崇高美
  教学难点:悲剧文论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点拨归纳
  教学过程:
  1、什么是悲剧
  窦娥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
  窦娥经历的苦难
  归纳: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2、悲剧冲突的实质是人的自然欲望和不可克服的障碍之间的冲突
  赏析“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感受窦娥的反抗性“斥天”
  赏析“三桩誓愿”,感受窦娥,感受窦娥的反抗性“靠天”
  归纳:窦娥与黑暗社会的冲突的必然性和悲剧性
  现实主义手法与浪漫主义手法比较
  3、悲剧的戏剧性,一方面是性格之间的冲突,一方面是性格内部的冲突
  窦娥的“斥天”“靠天”之间矛盾性的认识
  归纳:斥天——反抗性
  靠天——无奈(悲剧的本质)
  悲剧的崇高美在于抗争
  四、作业:阅读《哈姆雷特》,做中西方悲剧比较阅读,写1000字读书报告。
  《窦娥冤》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教学生是高一学生,没有接触过元杂剧,学生对元杂剧以及悲剧的文学常识几乎一无所知。这篇课文是教材中唯一的一篇元杂剧,是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相关文学常识的唯一机会,所以必须在这节课落实元杂剧的有关知识。悲剧对学生来说,仅有模糊的感性的认识,借助这篇课文,以经典悲剧文论来引导学生解读鉴赏经典悲剧作品,可以让学生对悲剧有理性的认识,超越人物情节等感性认识,对悲剧的界定、悲剧的本质、悲剧的意义有个明确的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窦娥冤》效果分析
  从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来看,本教学设计有深度,有新意,突破了一般戏剧教学只注重人物情节的套路,能够将学生的思路步步引入深处。问题设计梯度合理,由浅入深,让学生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和收获。悲剧文论与悲剧作品的结合非常恰当,能够巧妙地引导学生走人文本,又能够带领学生高屋建瓴地赏析悲剧,从理论高度观照悲剧,学会了看门道。整堂课诵读、探究、讨论、点拨归纳相结合,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质量较高,思考深入。达到了教学设计的目标。
  《窦娥冤》教材分析
  《窦娥冤》是鲁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的经典篇目,历来以分析人物形象和悲剧原因为主,很难上出新意。学生对元杂剧这种戏剧文学接触很少,兴趣不大,教学实践中很容易走人俗套老套,学生无论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