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设计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6/7 17:28: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00字。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分析文本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2、能力目标:赏析语段,品味语言;
  3、思想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学会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解读,解开“我”与“地坛”两者之间的关系,领悟史铁生由“逃避苦难”到“接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小组讨论法
  2、媒体设计:PPT演示
  3、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韩少功先生曾经说过:1991年的中国文坛,即使再无其他作品,单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能撑起中国文坛的朗朗天空。评价如此之高,这是史铁生在历经人生种种磨难之后创作的揭示心路历程的一篇抒情散文。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它,感受它独有的魅力。
  2、作者简介(学案、幻灯片)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
  因腿疾住进医院,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幻灯片展示一张史铁生在地坛拍摄的照片。
  3、文本探究
  (1)其实,我们读书的过程,就是读人的过程。作家的人生经历往往是我们分析文章重要的外部语言环境。所以,我们今天就由人入文,力争走近史铁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分析从照片中,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史铁生?
  明确:身体残疾但乐观的史铁生。
  (2)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到有关作者身体状况的文字信息。
  明确: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①“最狂妄的年龄”------21岁,人生的花样年华。
  ②“忽地”------命运骤然改变,苦难突然降临,由一个正常人变成残疾人。
  (3)作者最初走近地坛时,精神上也像照片中那样积极乐观吗?那史铁生的精神状态如何?从文中找到依据。
  明确:不是乐观的
  ①失魂落魄------“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②迷茫,生存价值迷失------“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③逃避现实,逃避苦难-------“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可以结合史铁生的另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感受他双腿残疾后的绝望。)(幻灯片展示:“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4)是什么让作者思想上发生了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