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6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6/6 15:56: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20字。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味故都秋景的特点,领悟作者内心深处的悲凉,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与
  挚爱。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写景抒情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3.知人论世,把握情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挚爱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落寞之感。
  2.引导学生探究文中悲凉、落寞的情调的缘由,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圈点批注读书法。
  2.讨论探究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语:“万美之中秋为最”。古往今来,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在他们的笔下既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惬意;也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凄苦,“天凉好个秋”的无奈。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郁达夫以他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为现代文坛留下一篇写秋的美文,今天我们一起来赏读《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思路,把握情感。
  1.破题感知:“故都”两个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地点就是当时的北平,“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不称“北平”而称“故都”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的秋是充满眷恋的。“秋”确定了描写的内容。从文题可知,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赏读写景抒情的散文的方法是缘景寻情,从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特点。
  2.齐读文章开头结尾部分,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关键语句是“我的不远千里,……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不远千里”,不惜折寿,从空间和时间上都深情地道出了作者对故都的向往与眷恋。
  思路:千里寻秋——故都尝秋——舍命留秋
  3.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1)咏秋的佳作很多,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齐读第一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