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108
- 资源简介:
约3310字。
《故都的秋》教案
学习目标品味语言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整体感知:
1、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