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3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29 8:42: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470字。

  《琵琶行》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文本分析】
  《琵琶行》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其描写音乐的高超技法值得我们品味,学习。其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给我们创造了优美的音乐意境。因此《琵琶行》第一课时的解读主要集中在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诗歌的情境并提示学生诗歌的创作,做到知人论世上。第二课时主要通过《琵琶行》中最经典的音乐描写来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吟咏和分析中,体会音乐中“琵琶女”和”江州司马”情感的共通之处,体会经典经久不衰常读常新的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扫清字词障碍,反复朗诵诗歌,品味诗歌语言;
  2、知人论世,涵泳诵读,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生平和叙事诗、行这个诗体的基础知识。
  3、感悟诗歌对琵琶声声的描摹与传写,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教学重点)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理解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2、理解感悟,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受,走进白居易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体会主旨句“同是天涯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同情琵琶女的悲惨遭遇,体会诗人仕途悲慨,以及两者之间的惺惺相惜。(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点拨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层次设计】
  课时安排:2课时
  本教学设计为第2课时,第2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感悟诗歌对琵琶声的描摹与传写,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
  2.理解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受,走进白居易的情感世界。
  3.理解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春节期间一档非常受欢迎电视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将白居易《琵琶行》唱了出来,其实,“和诗以歌”的诗乐传统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代的著名诗篇《诗经》《离骚》就是吟唱出来的。而今天我们将流行音乐现代音乐与古典诗词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古典诗词流行了起来,大家学习起来是不是也更加有兴趣了呢?
  但其实,我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就知道了《琵琶行》本身就是写音乐的。那写的是什么音乐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