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3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29 8:39: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40字。

  《琵琶行》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品读语言,学习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法。2、通过比较阅读鉴赏不同作者描摹音乐的不同手法。【学习重难点】
  学习运用比喻描摹音乐的技巧手法。
  【学习方法】
  品读法鉴赏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大家知道这是哪首曲子吗?(生答)一曲优美动听的《高山流水》让我们陶醉其中,但却又难以描摹出来,因为音乐是有声无形、转瞬即逝的正所谓“大美无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那么,白居易又是怎样把一首优美的琵琶曲描写下来并流传千古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一下白居易是如何来描写音乐的。
  二、品读鉴赏:
  【学习任务一】朗读诗歌
  1、请找出全诗中有几次音乐描写?你最欣赏哪一次,为什么?
  明确:三次音乐描写,分别在第1、2、5段。
  学生谈自己最欣赏的是哪次音乐描写以及喜欢的理由。
  2、朗读第二次音乐描写部分,注意读准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学生朗读诗歌并进行评价。
  【学习任务二】鉴赏音乐描写
  请你选择第二部分音乐描写中自己喜欢的诗句从音乐的特点、作者所采用的手法以及运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效果来鉴赏音乐描写的魅力。
  要求:
  (1)、分组鉴赏:
  内容:四句一组,分别为A、B、C、D
  组别:1、2组——A3、4组——B5、6组——C7、8组——D
  9组——评价AB部分10组——评价CD部分
  (2)先自主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小组代表展示。
  (3)把鉴赏成果及时规范地书写在导学案上。
  学习活动过程:
  (1)、学生先自主鉴赏,然后,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2)、成果展示:一个小组代表展示,另一个小组补充、评价
  注意:学生要边读边鉴赏,其间,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A组:
  大弦嘈嘈如急雨:这句诗写出了音乐粗重急骤的特点。
  小弦切切如私语:此句写出了音乐轻细急切的特点。(联系学过的诗句:“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尓汝”)
  大珠小珠落玉盘:写出了音乐清脆圆润的特点。(联系学过的诗句:“昆山玉碎凤凰叫”)
  A组的这四句诗运用了比喻(以声写声)的修辞手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