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2019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580字。
2019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人选唐诗中有的选录杜诗,有的并不选录杜诗,这种情况是杜甫研究的重要命题,以杜甫同时代作家作品为收录范围的三种诗选,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诗坛风气和主潮,《箧中集》也代表着一种新的思想动向,这些是当时比较重要的诗歌选本。杜诗亦在这三部诗选入选范围之内,却都先后意外落选。原因何在?
《河岳英灵集》(殷璠)是被认为最能代表盛唐诗歌理想的诗选,盛唐诗坛重要人物基本入选其中。杜甫当时诗歌创作数量也不少,却没有引起诗坛和殷璠的注意。除了进入长安较迟、年资不深这一客观因素之外,主要原因应是杜诗本身的问题,即其内容艺术风格和当时主流风尚并不一致。如深受今人赞美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其“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借写景而喻时事,乃至“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的高自标置,反而不如高适、薛据、岑参、储光羲等人的即景写实、淡定优雅,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不太符合殷璠气象高华、“风骨”与“声律”兼备的要求。
从安史之乱爆发到终老于江湘,正是杜甫创作的高峰,在杜诗佳作不断涌现之时诞生的两部诗选《箧中集》和《中兴间气集》中却仍难觅杜诗踪影,原因何在?元结于《箧中集序》虽称“尽箧中所有,总编次之”,其实并非没有严格的入选标准。元结序主张“雅正”,肯定入选作者“皆以正直而无禄位,皆以忠信而久贫贱,皆以仁让而至丧亡”,元结文学思想明显是盛唐“别调”,并非主流,正好和杜甫比较接近,然细审之,杜甫其人其诗并不完全吻合其选人、选诗之标准。杜甫曾为左拾遗,并非“正直无禄位”“忠信而久贫贱”者,且杜诗主题与单纯歌咏个人苦难也不一致,他们关注个人疾苦,而杜甫则忧国忧民,杜诗虽歌咏个人苦难,但往往推己及人,这种精神正是杜甫超越《箧中集》诸子之处。据卢燕新考察,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诗标准为“体壮风雅,理致清新”“朝野通取,格律兼收”。杜诗却没能入选《中兴间气集》,这显示出“沉郁顿挫”的杜诗受京城与江南两地崇拜盛唐气象高华诗人群的一致冷落。杜诗被《中兴间气集》与江南诗人群冷落,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诗歌理念、诗歌内容与风格的巨大差异——卧病江湖感叹“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吟咏“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杜甫哪能看到“中兴”气象?此外,人际交往的限制也不可忽视。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漂泊蜀中,远离政治文化中心长安,也与活跃的江南诗人群体存在巨大时空阻隔和社会身份的高低落差。
早期唐人诗选中杜诗的落选也是时代的问题,《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代表当时诗坛主潮,杜诗的落选表明其与时代主潮相对隔膜的关系。杜甫从生前到身殁短期内未被主流诗坛理解、认可,根本上是因为其思想高度超过其同代人,其诗歌创新超越其时代。
(节选自吴怀东《杜甫的诗为什么会落选——唐人选唐诗与杜诗早期传播、影响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与《箧中集》代表了当时诗坛风气和主流思想动向,是当时比较重要的诗歌选本。
B. 与高适、储光羲相比,杜甫的诗歌创作在即景写实、淡定优雅等方面存在不足,这是殷璠没将杜诗选录集中的主要原因。
C. 杜诗主题已摆脱了对个人苦难的书写,其忧国忧民的精神高度成为其超越同时代诗人的重要特征,也是其不被选录的原因之一。
D. 当时诗坛,京城与江南两地崇拜盛唐气象,而杜甫却以“沉郁顿挫”的笔调书写人间疾苦,备受当时文坛的冷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引用杜甫的诗句,旨在论证杜甫的诗歌风格有别于同时期的诗坛风格。
B. 文章运用因果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针对杜甫诗歌落选于同时代诗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C.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问题,后分别从选录标准、诗风和时代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D. 文章既肯定杜甫诗歌的思想高度,又指出其与诗坛现实和时代的关系,论证严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唐人诗选中杜诗的落选,不仅有杜甫及其作品风格的原因,也与殷璠、元结和高仲武个人思想以及当时诗坛主流评价有关。
B. 元结《箧中集》中体现的文学思想与杜诗比较接近,但杜诗之所以落选,是因为杜甫曾“有禄位”及其诗歌内容等不合要求。
C. 诗人的出身、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客观因素,不仅影响诗人的文学创作,更影响到其诗文的传播与社会影响。
D. 符合时代发展主流的文学创作往往能够被时人接受而广为流传,这是评价文学创作水平的最基本标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6月1日以来,南方出现6次强降雨过程,截至7月12日,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达40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超过2016年(395毫米)和1998年(358毫米),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国家气候中心将今年长江流域强降水从暴雨持续时间、暴雨强度两个指标与1998年、2016年强降水分析比较,1998年长江流域主雨带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