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26 11:56: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30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理清梦游线索。
  2、体会思想感情。
  3、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李白诗歌的吟诵中牙牙学语,渐渐成长,不断收获,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跟随诗仙的文字,一起梦游天姥山!首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声音,进入诗歌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诵读诗歌)诵读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诵读诗歌,勾画出一些过渡性的语句,来理清诗歌的思路。好,开始读起来!
  二.诵读分析第一段:
  (梦前)入梦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梦游: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实在)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或许)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超出)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1为什么“梦游天姥山”,开篇却要从“瀛洲”谈起?
  侧面衬托(以虚衬实);
  增添天姥山神话色彩,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五岳、赤城、天台。用对比、夸张、衬托的手法写出天姥山的雄峻巍峨。
  找位同学来读一下这一段,注意要读出作者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和天姥山的雄峻巍峨。
  三.梦境部分赏析: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梦游的部分,看一看梦境部分李白为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给大家提醒一下,大家可以按照时间和地点来划分,好,读起来。
  1.月夜渡湖时间:夜  地点:镜湖。
  2.山之日景 时间:天亮了,黎明时分地点:山上
  3.山之夜景时间:夜地点:山上
  4.仙人登场地点人物都变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以下任务:请你选取一幅你喜欢的画面,赏析一下,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画面的特点。
  1.月夜渡湖:我欲因(依据)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1)凄清、幽静你给这幅画面归纳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特点?(夜、清)
  (2)“飞”:可以看出梦中的李白是怎样的?自由自在
  (3)“照”和“送”写出什么?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