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 资源简介:
约6980字。
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有四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填涂必须用2B铅笔,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或填涂,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卷首语: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请参与到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中来,领略风俗之美。
一、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0分)
1. 阅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 分)
那偏pì⑴▲ 江南水乡令鲁迅期待不已的迎神赛会,那陕北黄土地上令刘成章zhèn⑵▲ 撼的容不得半点儿闭塞的安塞腰鼓,那寄托着吴伯箫“马前zú⑶▲ ”誓愿的灯笼……这些地方民俗早已融进了我们民族的骨血,在我们的生命中永不褪色。
【任务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⑴ ▲ ⑵ ▲ ⑶ ▲
【任务二】“闭塞”的“塞”的正确读音是( ▲ )。
A. sè B. sāi C. sài
2. 古诗文填空。(8分)
古诗文感情真挚,对于当时淳朴的民风更是有直接的反映:有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⑴▲,▲”(《诗经??周南》);有流露出对恋人未赴约会的失落惆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⑵▲,▲”(《诗经??郑风》);有抒发劳役者对统治者的愤慨:“式微式微,胡不归?⑶▲,
▲”(《诗经??邶风》);有传递村人质朴热情的待客之道:“⑷▲,
▲”(《桃花源记》)。
3.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4分)
⑴诣太守 ▲
⑶悉如外人 ▲
⑵心乐之 ▲
⑷处处志之 ▲
4. 根据同学们对于民俗的了解,完成相关任务。(4分)
【识节日】⑴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传统节日的是( ▲ )(2分)
A. 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 圣诞、春节、中秋、七夕、重阳
C. 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
D. 春节、清明、建军、中秋、重阳
【品民俗】⑵请任选一个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
三、阅读(43分)
(一)名著阅读(4分)
5. 反复提及的事情肯定是要着重强调的,能体现说话人的良苦用心。在《傅雷家书》中,什么内容被傅雷反复提及?请举出一例并揣摩其背后的良苦用心。(2分)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奥地利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B. 在《苏菲的世界》中,通常被认为深奥晦涩、枯燥乏味、令人昏昏欲睡的哲学并未摆出一副“高冷”的面孔,而是以平易的面貌示人。
C.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以书信的形式,每次一个话题,专门写给中学生的。
D.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既要发挥“人生来好动”的天性,去发展,去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消失的年声
肖复兴
①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②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③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