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5360字。
《拟行路难》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文中大幅渲染愁绪的用意;
2、学会比较阅读,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时代背景,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感受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探究诗歌意旨,并学以致用
2、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诗歌和联想比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师: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了一首诗送给好友李白,开头的四句是这样的:“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在赞美李白才思敏捷,才华横溢,卓尔不群时,他提到了一个人:鲍参军,即鲍照。他对李白的诗歌创作影响非常大,李白对鲍照也是推崇备至,在他眼中,鲍照就是马中赤兔,人中翘楚,诗人中的诗人,千载罕见!(语调激昂)鲍照,何许人也!(语调放低)竟然能同时得到唐朝两位大诗人的青睐!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他,学习他的组诗《拟行路难》第四首。(板书)拟,是模仿的意思,《行路难》是古乐府题材,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学习《行路难》写的乐府诗。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歌思想内容;
2、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诗歌感情。
三初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挑选2-3名同学);
3、示范读(听录音)。
四再读:疏通诗意,质疑难点
教师给学生2-3分钟时间,自己默读或小声读疏通理解诗歌内容,请学生自己提出质疑,教师找其他学生帮助解决,其他学生解决不了再师生共同交流。
教师预设:1、“行叹复坐愁”?
2、“举杯断绝歌路难”?
五精读:品读鉴赏,体悟感情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朗读结束后,以四人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交流。思考以下问题:
合作探究:
1、诗歌中的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的哪些行为具体表现了这种情感?
明确:“愁”;
诗人的具体行为:行叹坐愁;借酒消愁;悲歌断愁;吞声咽愁(可以启发学生用诗句回答,师举一示例,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仿照教师的示例总结概括)
2、诗歌中的哪一个字是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命”;(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进行鉴赏)
知人论世:悲愤亦有因
时代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选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