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学设计27
- 资源简介:
约6370字。
《边城》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感受《边城》中自然和风俗环境描写,掌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等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小说表现的人物之美。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环境、人物描写,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品味“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人性美,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
设计思路
1.由于选文长,人物多,教学时间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中侧重让学生自己来品味、感悟。
2.教学的切入点宜小,人物形象只侧重分析翠翠,其他人物可在体味人性美简单
涉及。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借助多媒体,以丰富的风光图片把学生带进古老的湘西地区。)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边城》。(板书课题)边城又在哪里?(凤凰)它被认为是中国最美的小城,位于湖南湘西,是一个遥远而古老的小城,因凤凰起飞而得名,曾经一直处于“深闺人未知”的状态,后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而名满天下。不知究竟是凤凰成就了沈从文,还是沈从文成就了凤凰,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很肯定,那就是凤凰古城和《边城》都很闻名。请大家看几张凤凰的图片,先感受一下。(凤凰图片)找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图片上的解说内容。
“清丽的沱江如碧萝带一般从远山飘摆而来,轻轻地穿山绕城,为这座古老凝重的古城增添了更多活力……
两岸的吊脚楼像是时间板结中脱落的歌声,弥漫着神奥古茁的原始气息……
走进狭长幽深的巷陌,脚步声声叩响湿漉漉的石板,如同叩问一个古老的神话……
阴湿的天空下,远山白雾氤氲(yīnyūn),古城的气质清雅宁静……
看看沱江,听听棒棒洗衣声,溜溜石板路,在小店烤烤火,吃吃炒火锅,闹闹嗑,拍拍老人和孩子,然后哪儿也不想去了……
何时也能去那儿看看,看看那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象……”
这位同学朗读,很有感情。看了这些图片,有没有觉得凤凰很美,有一种想去看看的冲动?凤凰是美的,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更美的。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沈从文的“边城”看看,看看那里的山、水、人。(板书目标:边城之美)
明确目标:(齐读)
1.感受《边城》中自然和风俗环境描写,掌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等分析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