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1 19:09: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150字。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概括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点
  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莎士比亚诗化语言不了解,需要在反复诵读哈姆莱特的台词的基础上,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这一艺术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1、预习检查
  ⑴学生上黑板默写
  ⑵优秀学案展示
  ⑶出错学生解答问题
  2、导入新课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艺术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最主要的代表作《哈姆莱特》。(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及其戏剧创作的特点。
  4、内容分析
  问题1:全剧主要是围绕什么冲突进行的?
  全剧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
  问题2:“比剑决斗”一共有多少矛盾冲突?(学生展示)
  哈姆莱特——克劳狄斯
  (杀父霸母之仇)
  哈姆莱特——雷欧提斯
  (杀父“害”妹之仇)
  问题3:体会个性化的语言及人物性格特点。(小组活动,学生展示)
  哈姆莱特的语言:
  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
  克劳狄斯的语言:
  亲热,和善,阴毒,足见其是一个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家伙。
  问题4:你如何看待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学生发言)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巩固案”
  《哈姆莱特》学情分析
  一、课前,我作了一个有关莎士比亚戏剧的掌握情况调查,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了解较少,只是了解《哈姆莱特》的结局,知道部分内容,对人物姓名、职务、关系不清楚,详细剧情多数学生不了解。
  二、学生提前了解了莎士比亚,比较喜欢他的戏剧,主动学习了《哈姆莱特》全剧内容,理出了人物关系图。可以看出学生对该文还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
  三、由于本文是外国戏剧,学生理解戏剧语言有一定难度,不少地方与中国戏剧语言有差异,需要学生多读几遍,对内容更加熟悉方可。
  四、作者在本文中寄寓的感情较复杂,学生在不了解作者及当时英国的背景的情况下,是很难把握的,需要课前补充一些背景资料。
  《哈姆莱特》效果分析
  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调查对象为本节课上课学生。主要从学生课前预习、预习案批阅情况、课堂表现、学习效果评价和教学环境、设施状况等六个方面展开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