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设计27
- 资源简介:
约12350字。
《祝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字词
2.小说情节
三、分析课文
1.悲剧——何谓悲剧?
(1)、祥林嫂值多少钱?
(2)、祥林嫂美嘛?(把美撕毁了——外貌描写)
(3)、祥林嫂不是伟大的人物,打在他身上有没有伟大的痛苦呢?
2.环境的烘托
(1)鲁镇的春天:
(2)雪景的描写。
“雪”这一意象的悲剧主题。
四个问题:
(1)文中第一处有关雪的描写删去之后对文章有何影响?
(2)第三处“微雪点点的下来了”一句可否与第一处写雪的句子互换?
(3)第二处有关雪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4)本文中的“雪”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雪的作用--渲染烘托气氛,暗示情节发展,决定因素--人物特定感情,作品主题。
品读鲁迅
1.人物姓名鉴赏(祥林嫂:贺老六:柳妈: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婆婆卫家山人)
2.鲁迅笔下的人物标志:“鲁迅作品中人物的伤疤”。
3.鲁迅语言的重复之美((1)“我真傻,真的”。(2)鲁四老爷两次“可恶”和“然而”。(3)年年如此。(4)鲁斯老爷的年龄。(5)无论如何我明天要走了。(6)大家都叫他祥林嫂。)
4.鲁迅的遵命意识(关于灵魂的讨论)
(1)鲁镇有魂灵吗?许寿裳:《祝福》的主题“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2)我的价值:“我总还想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于将来有万一之希望。”
(3)深化了主题
丁玲说:“丁玲的话来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4)那么祥林嫂就一定要死吗?
祥好好地热爱我们的生活,让生命高贵,让灵魂精彩,让大爱永留人间。
布置作业
查找文学作品中“雪”这一意象的悲剧主题。
结束授课
鲁迅说:“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学情分析
当代学生对鲁迅和鲁迅作品都有些陌生,但是是从心里感到鲁迅的伟大,鲁迅作品的伟大,有点敬而远之,不敢触摸的感觉,甚至把鲁迅“神化”。社会上流传着三怕:“一怕奥数,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然而,鲁迅的一些批判会很容易影响青年学生,并且影响部分教师和教材的编者。有些老师说鲁迅喜欢“讽刺人”,要好好学习鲁迅的作品,好“讽刺”别人。但是,鲁迅的部分文章从表面看似乎“太冷”“太严肃”,然而,没有了鲁迅,我们有可能会忘记历史,不是指一些历史事件,而是指历史的“灵魂”。尤其要教育我们的后代不能忘记历史。鲁迅生活的时代,生活环境是严酷的、不平的,存在着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但是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