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4/29 21:22: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3000字。

  安庆市白泽湖中学2020-2021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一、 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速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速超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且有1/4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热议的话题。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通行做法。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困难很大。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与生活垃圾混倒,无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一方面,民间自发拾荒大军,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根据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改编)
  材料二: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值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
  近年来,垃圾问题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它的建设需要的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国际“零废弃联盟”在全球推广“零废弃”理念,促垃圾减少。如,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根据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改编)
  材料三:
  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的理念。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 → 产品 → 废弃物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照此运行,其结果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个危机: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它,走上人类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以生态理念为基础,提出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利用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报道,德国一些企业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有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根据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改编)
  1.根据相关内容,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其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
  B.批判者认为工业文明把垃圾分为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垃圾问题不可解决,注定工业文明不可持续。
  C.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分类后可起减少垃圾处理和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D.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把粪便和厨余垃圾分类并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使用。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工业文明的科学和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垃圾物质。
  B.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应用越广泛,制造的垃圾就会越多。
  C.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建设它是对各种文明的回归。
  D.用循环经济思路指导垃圾利用问题,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3.下列说法中,符合相关材料中的议论文文体特征的一项是(   )
  A.“城市垃圾困境的破解之道”可以作为材料一的论点,它给人们敲响了治理垃圾问题的警钟。
  B.材料二说传统垃圾大多是自身演化而生,易回自然,因此纯棉衣物是最合零废弃理念的商品。
  C.材料三先作出“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的判断,然后用发达国家实践成果作为论据证明。
  D.材料一先摆出现实数据引起读者兴趣,然后证明垃圾焚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但实施困难。
  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4分)
  5.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留一饼
  赵登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老牛是个卖饼的。
  宝庆和平街最末的一间小木屋,上插一黄布幌子,写着“留一饼”三个大字。幌子的左边,有一棵大桂花树,它到底活了多少年,没人能说得清,总之没五个汉子是别想抱住它的腰。桂花树底下,摆着张椅子,老牛没事就躺在椅子上摇着蒲扇,吹着风。
  老牛这人,人善,心慈,可就是太固执。就拿这卖饼来说,十多年了,每天只做200个,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这些个饼,没半个时辰就被抢光了,弄得许多想吃的吃不到,吃到的吃不饱,怨气满街。
  光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人气的,是老牛拿着最后一个饼在你眼前晃晃,然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