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备考:实践创新,解决问题
- 资源简介:
约3230字。
高考作文模拟备考:实践创新 解决问题(附:押题理由及延伸训练)
押题理由
作为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问题解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可能是你不得不作出的“选择与放弃”,也可能是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战胜了它们,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乎个人的成长,也关乎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中小学教材编者一向重视编排关于问题解决方面的篇目。不说《乌鸦喝水》《小马过河》,也不说《河中石兽》《统筹方法》《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单说《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谏太宗十思疏》就教给人们要深思慎取,实地考察,注意抓源头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趋势
回顾以往高考题目,围绕问题解决方面来命题的案例依稀可找到佐证:2008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好奇心”从善问的角度指向问题解决,2012年安徽卷高考作文“请不用时将梯子横放”从探究问题根源的角度指向问题解决,2014年江西卷高考作文“课内外学习探究”从方式角度指向问题解决,2014年湖南高考作文“大树也想去旅行”从方法角度指向问题解决,等等。命题人希望借助高考作文引领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用心良苦。因此,2020年高考作文可能再次出现这一主题,考生可以从“敢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这两个角度备考。
核心考点: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发明创造的动力;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科学无死角,探求无止境;科学没有捷径,探求要有毅力;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实践求证;探求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在保守中守成。
押题方向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砸破水缸,“放水”救人,历来被赞为聪明之举;往树洞里灌水,让滚入树洞的球浮出来,也堪称机智的做法;读书碰到难懂的长句时,删去枝蔓,则顿时领悟;解难解的几何题,却往往要先“加上”辅助线,才能豁然开朗……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