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4/27 21:33: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30字。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和考点;
  2、了解诗歌形象的类型;
  3、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技巧。
  4、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分析形象型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技巧。
  2、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分析形象型答题模式。
  【教学资源】
  1、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第四、五册教材。
  2、教师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包含音频、视频、幻灯等,并发放古代诗歌鉴赏的部分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描述】
  类型一:鉴赏景物形象
  【规范答题技巧】
  意境,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一、绘景:抓住主要意象,描绘画面。
  二、析境:准确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三、悟情: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典例剖析
  绝句二首(其一)①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诗写于诗人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提示:(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清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
  类型二:鉴赏事物形象
  【规范答题技巧】
  第一步:概括物象的特征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
  第三步:结合诗人经历剖析人所托之志、所言之情
  典例剖析【2013年全国Ⅱ卷】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提示: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类型三:鉴赏人物形象
  【常见的人物形象】
  【常见人物形象类别术语】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