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4/26 20:33: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470字。

  《陈情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陈情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陈情表》选自苏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是高中教材中的古文经典,是晋代李密的名作。
  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为稳定局势,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作为亡国之臣,李密对新朝廷持观望态度,他在新朝廷举荐他做孝廉、秀才,征辟他任郎中、洗马之后“辞不就职”,然而引来的后果是“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在此困境中,李密上表陈情,阐述自己处在为国效忠和奉养祖母的两难境地之中,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先尽孝后尽忠的请求。
  为了唤起晋武帝的怜悯之心,李密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的表明心意。具体地讲,就是围绕“孝”“忠”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愿乞终养”的衷情及对新朝宠遇的感恩之情。
  文章运用了融情于事、情理交融的写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打动了晋武帝。晋武帝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古文观止》中记载:“因赐奴婢二人,并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学习《陈情表》这篇文章,文言字词梳理可以借助学案引导学生做好课后预习。学案突出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有关官职升降的文化常识。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对李密的孝情有所理解,但是怎样处理孝情和忠请的关系,怎样打消当朝统治者对他的疑虑,是本文的难点,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本课突出孝情与忠请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步步深入,逐层分析。
  学生能理解孝情,但是生活中落实得不够好,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尽孝,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文言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
  1.能分析把握作者情感和思路;
  2.通过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等。
  审美鉴赏与创造:
  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情感;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融情于事、情理交融的特点;
  3.通过颁奖词的写作训练深化学生对孝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