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4道题,约5250个字。
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
2.__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同学们认为可以引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颂革命英烈们的精神。
(二)阅读下面两篇作品,完成第6—9题。(12分)
【甲】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6.【甲】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乙】文选自史书《__________》。(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3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借“戟”引发咏叹,体现诗人报效朝廷的决心。
B.【乙】文中曹刿担心当权者缺乏深谋远虑,故主动献策。
C.上述作品中“周郎”、“鲁庄公”都因目光短浅受到批判。
D.两位作者都是通过叙写著名的历史事件,表达爱国情怀。
9.两篇作品都涉及历史上著名的战役,【甲】诗中,周瑜获得战争胜利凭借一个必要条件,这个条件是______,【乙】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能取胜的重要条件是。(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崔篆平反
崔篆,汉人也,为郡守,时王莽改制①,爪牙遍及各地,严刑峻法,杀戮无辜。篆所至之囚系满狱。篆垂涕曰:“嗟乎,刑法酷烈,乃至于斯!此皆何罪!”遂为之平反,所出二千余人。吏叩头谏曰:“君诚仁者,然今独君为君子,将有悔乎?”篆曰:“吾无悔,__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吏默然无以应。
【注】①王莽改制:王莽于公元9年建立新朝,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爪牙遍及各地()(2)所出二千余人()
1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而如今只有你变成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B.如今只有你做这样的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C.然而如今只有你是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D.如今只有你被认为是君子,(恐怕)将来要悔恨吧?
12.“嗟乎,刑法酷烈,乃至于斯!”一句中,“斯”指的是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13.文章__处填入哪个字更能体现崔篆的品性?最恰当的选项是()(3分)
A.吾无悔,纵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B.吾无悔,若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
C.吾无悔,且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D.吾无悔,故杀吾而赎二千人,何悔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