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5370字。
上海市松江区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25分)
(一)默写(10分)
1.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设酒杀鸡作食。 (陶渊明《桃花源记》)
3.青青子衿, 。 (《诗经??邶风》)
4.一个小伙子对意中人思念、追求,求之不得内心难安的情形,你可以用《诗经??关雎》中的“ , ”来描述。
(二)阅读古诗,完成第5—6题(3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5.这首诗描绘深秋凄清的景象,表达诗人追求“ ”的深情执着和可望难即的惆怅。(1分)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这首诗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托物起兴,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从白露“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表明地点转换。
D.这首诗共分三章,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行文富有变化。
(三)阅读下文,完成7—9题(5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本文作者为唐代的 (人名)(1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中作者因听到悦耳动听的水声而“乐”。
B.第二段中作者因见到潭中水清鱼可爱而“乐”。
C.第四段中作者因感受潭边清新的环境而“怆”。
D.整体来看作者的快乐是表面的,忧伤是深层的。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7分)
狄武襄公青①初以散直②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③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口:“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选自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①狄武襄公青: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北宋名将。死后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②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