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素材: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黄国平博士论文走红网络
- 资源简介:
约8640字。
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
——黄国平博士论文走红网络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网上引发热议。作者在《致谢》中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打动了大批网友。
【人物介绍】
黄国平,1987年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2008年进入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毕业。2014年,黄国平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成为该研究所研究员宗成庆的指导学生,其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现就职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
2021年4月,黄国平的博士论文《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情感真挚的《致谢》在豆瓣、知乎、微博等多个网络平台走红。
【新闻报道】
4月19日,四川新闻网记者联系到了黄国平伯父,他为我们讲述了这篇“致谢”背后的故事。
“他们家当时穷到什么程度,基本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黄国平的伯父这样说道。伯父说,黄国平母亲因为精神有问题经常都会离开家,父亲是在黄国平初中毕业那年,去广州打工时出车祸去世。而在不久后离世的婆婆,更是从喂饭到洗澡一路照顾黄国平长大的人。
记者从伯父处了解到,黄国平还有一个哥哥,比黄国平大9岁左右,由于家中实在贫困,哥哥在小学毕业后便没再继续读书。而哥哥在黄国平后来的求学过程中也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伯父说:“在黄国平上大学时,那时学校需要一万多元学费,都是他的哥哥、堂兄弟、表兄弟们一起凑出来的。在进入大学后,黄国平便找到校长说明了情况,也就减免了不少费用。”
黄国平的伯父说,虽然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承担黄国平上学的费用,但是他也经常教育黄国平,千万要记住党和人民的恩情,“在他求学的过程当中,真的离不开党和政府帮助。黄国平高中时就入了党。”
如今的黄国平已经走出了那个小山村,在城里安了家,伯父说:“如今他把我们还是记在心里的,每年过年都会打电话询问家里情况。”
(来源:2021年04月20日 四川新闻网)
【致谢原文】
致谢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