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9020字。
统编新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秦腔》教学设计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作者,识记文中出现的重要生字词;品味文章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 体会作者在场面描写上的出神入化;学习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以及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的独特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文章的大气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从而对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民间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分析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以及文化生活的有机结合起来的独特写法。
诵读,讨论点拨、合作探究。
一、了解作者,初识秦腔
1.读下面两首诗歌,谈谈你的看法
郎朗
晴晴喊/妹妹我在床上拉屎呢/等我们跑去/郎朗已经镇定自若地/手捏一块屎/从床上下来了/那样子像一个归来的王
我的娘
她说:中午下班回家/阿姨说你娃厉害得很/我问咋了/她说上午带她们出去玩/一个将尿/尿到人家办公室门口/我喊了声“我的娘额”/另一个见状/也跟着把尿尿到办公室门口/一边尿还一边说:你的两个娘都尿了
(看法不拘一格,可以肯定,可以批评)
2.这里节选的是前段时间争议很大的贾浅浅的诗歌,有人将之号称为“屎尿诗”。老师我个人认为,批评可以,但绝对不能把她和她的父亲扯在一起。贾浅浅的父亲——贾平凹。
3.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浮躁》;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2005年出版出版长篇小说《秦腔》,并凭借这一小说获得2007年度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
贾平凹在散文领域颇有建树,早期的《月迹》《一棵桃树》,书写儿童眼中美丽单纯的世界,注重诗意境界的酝酿。在80年代中期,他转而写陕西的风土人情,展示当地的人文风景和生活情态。贾平凹的散文无论在思想意蕴、文化趣味还是语言表达上,都倾向吸取中国文学传统因素,崇尚简单古朴的风趣和静虚境界的营造,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与他的小说同名的一篇散文《秦腔》,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特点。
4.简介秦腔
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它的覆盖面极为广阔,流行遍及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西南的西藏、四川,中原的晋西、豫东、河北,东北大庆、东南的广东、福建,宝岛台湾等地以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等地,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它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目前,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
秦腔的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