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四调)
- 资源简介:
约9090字。
2020-2021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四调)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历来以”诗国”著称,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理想和诗情的民族。真正的好诗,能 人性的真实,
民族的共同感情。中国古代诗词 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失去这种滋养,现代文化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离不开 着中华千年文化精魂的诗词。
A.展示 表达 绵延 承载 B.表达 展示 绵延 承载
C.表达 展示 承载 绵延 D.展示 表达 承载 绵延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移动终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基于移动平台的短视频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B.武汉有产业基地雄厚,科教资源丰富、人民群众支持,有战疫、战汛、战贫的豪气。
C.作为“樱花第一城”,武汉的樱花之约年年火爆,但从未像今年这样热出新高度。
D.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空间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能越过道德与法规的界限去攻击他人。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为确保村里留守老人有人管、有人陪,干部们动员社会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建立常态化联系帮扶制度,实现关爱工作全覆盖。
B.武汉的绿,从中心慢慢浸染到四周,越来越深,随着建成区绿地率、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市民充分享受了出门入园、推窗见绿的绿色福利。
C.研究历史,是在探寻我们从何处来;研究风俗,是在定位我们何以如此,同样,我们研究一个城市的风俗史,就是要明白城市从何处来、何以如此。
D.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信言与美言
①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句话实在耐人寻味。
②从古至今,我们一向非常重视“信言”,由此衍生出许多成语俗语,譬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譬如“一诺千金”。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也是反对“美言”,追求“信言”,与老子的观点一致。
③可以说,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认为,诚信的言论,一定是质朴的,直接的,简单的,不需要那么多包装,不需要那么多技巧,不需要那么多修饰。这倒和一句西方的谚语“真理总是赤裸裸的”相合。
④但是,我国也是一个非常讲究“美言”的国度。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学诗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增加语言的诚信度,而是为了增加语言的美感。特别是在外交场合,外交官在外交活动中常常会引用《诗经》中的成句,以增加自己语言的美感。
⑤我们说话常常注重语言的修辞技巧,讲究“美言”。这自然使人变得文雅礼貌,能照顾到对方的情绪,很多责备意味的话,也因此削减了锋芒,不至于刺伤对方,这都是“美百的意义所在。所以,言辞尽量做到委婉、含蓄、柔和,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是“美言”的最大价值。
⑥但是,事物往往还有另一方面,过分注重“美言”,也会造成不良后果,那就是善掩饰、好虚言、言不由衷。老子说“美言不信”,指的就是这个方面。过分强调“美言”的结果,是大家都不愿意讲真话,只要把话讲漂亮就行了,只要大家听了舒服就行了。崇信美言传统,让人变得复杂、机巧、多疑。“逢人只说三分话,来可全抛一片心”,即使是这“三分话”,也尽量说得圆滑,模棱两可,漂亮,不要指涉实质内容。
⑦所以,在过分注重“美言”的文化传统下,我们也要重新思考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训诫了。提升“信言”的地位,也显得刻不容缓。自然,我们应该继承“美言”的传统,说话尽量做到委婉含蓄,不伤人;但是,却不能只讲空话,漂亮话,谄媚的话,言不符实的话;而应该多讲讲真话,信实的话,质朴有内容的话,有益于世道人心的话;特别是,敢于讲出自己不同于众人的话,自己独特的见解;哪怕是带有批评性质可能会引起大家不满的话,只要是深思熟虑过的,也应该大胆表达出来。
⑧我相信,“信言”和“美言”,其实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但前提是,“美言”必须以“信言”为基础。言语,一旦剥离了诚信的内核,那么话无论说得多么漂亮,也不过是一个空壳,除了玩弄辞藻之外,就什么意义也没有了。
(文/叶春雷,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4.下列对“信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古至今,“信言”备受重视,许多成语俗语都表明“信言”很重要。
B.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认为“信言”具有质朴、直接、简单的特点。
C.西方谚语“真理总是赤裸裸的”表明“信言”不需要过多的包装和修饰。
D.“信言”就是要讲真话,要表达真实的、有益于世道人心的独到见解。
5.下列对“美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了“美言”的重要性。
B.“美言”讲究表达技巧,既能使自己变得文雅礼貌,也能照顾到对方的情绪。
C.“美言”的最大价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