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设计21
- 资源简介:
约5680字。
《蜀道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人论世,感悟诗歌的风格。
2.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品鉴,体会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色彩。
3.情感目标: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注释、诗句,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4.多媒体影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展示预习练笔《我读李白》。
师:(PPT展示)图片。
生:根据图片猜诗句,从诗句感知李白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感受他的浪漫主义风格。
师:今天我们再跟随这位浪漫主义诗人一起神游《蜀道难》,感受他诗歌的奇特之处。
师:(PPT展示)《蜀道难》
二、诵读感知风格之奇(PPT展示)
[活动一]生:自由诵读,读准字音.节奏.初步感知诗歌风格。
生:质疑问难读不准的字音、节奏,生生解决,老师点拨。
[活动二]请大家听音频名家诵读,听的时候注意感受诗歌风,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提问一]通过诵读和听读感受这首诗歌有怎样的风格?
[明确]雄浑.豪放(PPT展示)
[提问二]主旋律是哪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PPT展示)
[明确]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活动三]诵读诗歌主旋律诗句,再次感悟诗歌雄浑豪放的风格。
[活动四]指导诵读,感受诗风。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下面试分层加以解说:
①“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