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4/8 7:56: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460字。

  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考情纵览•
  卷别 作者及作品 题型、题量 分值 体裁 考查角度
  形象 语言 表达
  技巧 情感
  态度 比较
  鉴赏
  2020 卷Ⅰ  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客观题1
  主观题1 3+6 唐诗 √ √ √
  卷Ⅱ  王安石《读史》 宋诗 √ √ √ √
  卷Ⅲ  陆游《苦笋》 宋诗 √ √ √
  2019 卷Ⅰ  陈与义《题许道宁画》 宋诗 √ √ √ √
  卷Ⅱ  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 唐诗 √ √
  卷Ⅲ  刘禹锡《插田歌(节选)》 唐诗 √ √ √ √ √
  2018 卷Ⅰ  李贺《野歌》 唐诗 √ √ √ √
  卷Ⅱ  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宋诗 √ √ √
  卷Ⅲ  王建《精卫词》 唐诗 √ √ √ √ √
  •分析预测•
  1.诗歌选材 。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题在选材上一直以唐宋诗为主。在作家作品的选择上,呈现出 “冷” “热”兼顾的态势。“热”是指学生所熟知的著名诗人,如王安石、陆游、陈与义、刘禹锡、李贺。而“冷”一方面指历朝历代“各领风骚”的“一时之英”,如陆龟蒙、杜荀鹤、王建;另一方面“冷”也指“热”作家的“冷”作品。所以备考时应当全面复习,不要只针对某些作家做押注式复习。
  2.题型考点。近三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题型一直是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阅读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有时会涉及和要求背诵的诗歌名篇的比较。选择题难度不大,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四个备选项的表述相当于给诗歌的解读提供了突破口,考生可以借助备选项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为后边的主观题解答做了铺垫。
  3.读懂诗歌。古代诗歌阅读题,读懂诗歌,是第一步。近三年的古代诗歌阅读题明显地体现了这点,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选择题考查的基本内容就是对诗句的理解,所以读懂诗歌是鉴赏评价诗歌的前提。主观题的解答往往也是基于对诗歌内容的充分理解把握而进行的,单纯地套用答题模板很难拿到关键的得分点。
  •读文指导•
  1.抓显性信息
  (1)标题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标题常蕴含以下信息: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④表明诗歌的题材;⑤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2)注释
  注释,包含了诗歌的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通过注释挖掘诗中的隐含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注释的内容有:
  ①提供写作背景,暗示主旨;②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感情、写作风格;③解释重点词语,暗示诗意内涵或典故含意;④链接他人评价,暗示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
  2.抓隐性信息
  (1)诗句“变”点
  诗歌语言往往会是经过“变形”处理的语言,这些“变形”的地方也是理解诗歌的难点。对于一些按照常理难以解释的诗句,需要从以下角度去判断是否做了“变形”,从而理顺诗句内容把握诗歌情感主旨:①注意省略成分;②注意语序倒装;③注意词类活用;④注意互文见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