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学案+训练(8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4/4 18:29: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5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学案+训练(含答案)(8份打包)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案.doc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二鉴赏诗歌的语言练习含解析.doc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二鉴赏诗歌的语言学案.doc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练习含解析.doc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学案.doc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练习含解析.doc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案.doc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一鉴赏诗歌的形象练习含解析.doc

  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整体阅读指导
  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
  2019-2020课标卷考查情况如下:
  2020 卷别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体裁 唐诗 宋诗 宋诗
  出处 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王安石《读史》 陆游《苦笋》
  选择题型 题干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题型 4选1(选不正确一项)
  考查重点 诗意理解 态度分析 诗意理解 态度分析 诗意理解 技巧分析
  简答题型 题干要求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考查重点 概括思想感情 理解思想内容 鉴赏诗歌意象
  2019 卷别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体裁 宋诗 唐诗 唐诗
  出处 陈与义《题许道宁画》 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 刘禹锡《插田歌(节选)》
  选择题 第14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简答题 第15题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从高考卷命题情况来看,古代诗歌阅读呈现如下特点:
  1.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2020三套课标卷均为一道单选题和一道简答题。
  2.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难度有所增加。这种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应该会保持不变。
  阅读指导•提知识之纲领
  一、了解与鉴赏有关的古诗特点
  1.语言跳跃特点
  ……
  分点突破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第1题。
  明 君① 词
  [南朝•陈]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
  汉地随行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②拥塞③雾,陇日暗沙尘。
  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
  【注】 ①明君,即王昭君,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②交河,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陇,即甘肃六盘山南段。交河、陇均泛指塞外边荒僻远之地。③塞,边塞。
  1.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第五、六句中“拥”和“暗”二字的内涵及作用。(6分)
  答:这首诗以王昭君在时空中的移动为线索。时间上由早晨到夜晚,空间上由汉地到胡地。“拥”描绘出边城塞外早晨浓雾凝聚缭绕的样子,“暗”写出了边塞沙漠中夕照昏黄的情景。二字还烘托了王昭君前往异地孤苦悲伤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王昭君出塞的悲悯与怜惜之情。
  【解析】 从“别亲宾”“随行尽”“远送人”等词语上不难看出是以昭君出塞为线索,且是由汉地到胡地。由“陇日”“孤明月”可以看到时间的推移。本题考查古诗的炼字,回答时要结合整首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
  ……
  分点突破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题。
  送人之巴蜀
  [明]吴文泰
  烟波迢递古荆州,君去应为万里游。
  倚棹遥看湘浦月,听猿初泊渚宫秋。
  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
  若见东风杨柳色,便乘春水泛归舟。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第三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6分)
  答:①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巫峡多云雨,巴江路难行,此时诗人在古地荆州送友人至巴蜀,自然希望友人的必经之地巫峡“云开”雾散,巴江“一字”无阻。②寓情于景。巫峡雾散,千峰尽出,“巴江一字”,顺畅无阻,寄寓了诗人对友人征程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答对偶或夸张并有简要分析,可适当得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全诗结构巧妙,语虽平淡而意味深长。前四句实写景,烘托情。后四句想象明天,与此时的秋夜作对比,进一步表达了离情别绪,又是虚写。考生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诗歌思想情感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2题。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①
  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②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注】 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刘长卿只身离开京城,就任鄂岳转运留后。鄂渚:在今湖北鄂州。 ②楚客:客居他乡的人。
  2.分析尾联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答:①表现手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尾联描写了两种景象:一个是漂泊的诗人,一个是战马的出塞。前者是诗人自身实景,后者是诗人的想象。②情感:写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