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40字。
"作" 文好难:想说爱你不容易
——浅析初中生作文难之病症及对策
广西全州县庙头高中 刘 彬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眨眼间,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6年了,其中5个年头从事毕业班语文教学,蓦然回首6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心中不免有些感慨:作文小学写,初中写,且密度、强度不断加大,然而作文难写,学生一提到作文就作抱头痛苦状,硬写出来的 也是 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千篇一律,难有新意!
病因何在? 从当前的教育实际看,我认为主要有三种:
一、作文教学“伪圣化”
中国的语文教学,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弊端,其中一个是“伪圣化”。 所谓“伪圣化”,就是用一套惟一的“公共思维”模式,压制学生丰富多采的精神模式、说话模式、禁绝个性语言,让学生都用一个模式思维、用一套话语说话,让学生的作文远离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 一位初中生说:“最令人气愤的就是作文课了......所谓练习议论文是怎么个练法呢?第一段必须在4行以内,并且提出论点;第二、三段必须摆事实、讲道理,第四段联系生活实际;第五段总结全文,提出口号,也必须在4行以内。纯粹一个 ‘五股文’!且慢,论点还有要求,必须是跟理想、奉献、爱国等等重大主题有关联 。 ”
比方,你决不能写一个教师的懒惰、不敬业;不能写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与友爱;不能写对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你总是被面命耳提的告知,主题必须升华,必须昂扬,必须拔高,必须写正面,写光明,写积极的一面。有一次,我限时让全班同学写《我的母亲》,大家都写得非常流畅,按时交卷。然而批改以后,我心里隐约有种说不出的痛:因为全班每个学生都毫无例外的写到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我们多么爱我们的母亲;相当数量的文章从谋篇布局,甚至开头结尾,都如出一辙,很难见到有个性张扬的文章!我痛心疾首的对我的学生说:“你,唐!你,王!你,李!难道你们大家都长着同一个脑袋?难道你们的母亲居然是一个模样吗?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好吃懒做的吗?难道你们对自己的母亲就没有一点点遗憾吗?......”
作文教学的“伪圣化”,使得培养出来的孩子有两种极为扭曲的现象:①“少”与“多”的反差:语文课上,无话可说,课后聊天滔滔不绝;作文课上冥思苦想,搜肠刮肚也无从落笔,而在日记,在给朋友的信上却洋洋洒洒、一下笔就百语千言。②“真”与“假”的反差:在交给老师的作文、在试卷上写的文字,大多是些空话、套话、应景话 ;而在日常言谈、书信、日记中,却都是自由率性、个性张扬、真情实感 的抒发与心灵的独白。作文“伪圣化”的教育,结果造成了学生兴趣全无,作起文来,自然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二、学生生活空间狭窄
我国当前教育的某方面现状是: 升学竞争、应试教育 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就学校而言,升学率的高低是其兴衰的关键;就家庭而言,希望子女进重点、上名牌 。在这种形势下,学校肯定要想方设法提高升学率, 于是双休日补课,寒暑假补课, 把学生的活动空间死死约束在课堂,捆绑于题海,限制在校园,;家长也千方百计多给孩子看书的时间,不让看电视,不需做家务,不给串门访友。在学校和家庭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