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心之所在,功之所在
- 资源简介:
约5320字。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心之所在,功之所在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心在哪里,行为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
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是一个连环条件句,即“心在哪里”是“行为就在哪里”的前提条件,“行为就在哪里”是“收获就在哪里”的前提条件,于是“心在哪里”就成为“收获就在哪里”的前提条件。
角度一:心在哪里,行动就在哪里——心不在学习上,学习行为就难以保证;基层干部的心,不在群众哪里,要想让他们为群众有所为,一定很难;大学教师若不把自己的心放在大学生身上,他们也不会在教学上有所作为:各行各业,几乎都有正反两面的典型现象,值得我们选择与思考。我们可以写“听从心灵的召唤”、“观其行,听其言”、“身心和谐”等话题。
选材小贴士:本角度最适宜从生活中选材,从自己熟悉的行业选材。如我的父亲,是位敬业的教师,他的心在学生那里,发现他为学生总有做不完的事,享不尽的主意,尽不了的热情。相反,他若不是一个敬业的教师,他的心也不在学生那里,就可能发现他总觉得既做足矣,不愿再多付出,也想不到多付出的办法或途径。教师职业如此,医生、干部、科研人员等各行各业无不如此。
角度二:行为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一个优秀的教师,他总是不停地观察研究学生、教材、课程以及其他一切可以用来服务于自己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阅读教育经典名著,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教案和课例,开展教育教学反思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反过来,一个年轻的教师,长期将自己的行动落实在自己的工作中,他也总会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可以写“懂得付出”、“从现在做起”、“质变源于量变”等话题。
选材小贴士:本角度适宜从阅读中选材。对中学生来说,身边的成功者往往有限;而我们借助阅读,自会接触很多成功者,他们无不是懂得付出者。俗话说,任谁都不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道路都会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