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练习题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3/18 21:30: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60字。

  1 子路、曾皙、冉有、公孙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刑于寡妻
  C.砉然向然  
  D.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解析:A项,“莫”同“暮”;B项,“刑”同“型”;C项,“向”同“响”。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B.因之以饥馑 因:接续
  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优秀的
  D.谨庠序之教 谨:慎重办理
  解析:C项,族:众。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子喟然叹曰
  B.因其固然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D.所见无非牛者
  解析:B项,古义:本来的结构。今义:连词。①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C项,古义:吝惜,舍不得。今义:喜欢。D项,古义:没有不是。今义:只;不外乎(多指把事情往小里或轻里说)。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欲辟土地,朝秦楚
  C.吾与点也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解析:A项,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B项,朝,使动用法,使……朝见。D项,第一个“老”,形容词作动词,敬爱;第二、三个“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答案:C
  5.下列对句子的句式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句)
  B.视为止,行为迟(被动句)
  C.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省略句)
  D.是乃仁术也(判断句)
  解析:B项,“为”解释为“因为”,“为”的后面省略了“之”(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因此B项是省略句。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齐桓晋文之事(节选)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