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素养评价(二)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0000字。
单元素养评价(二)
(120分钟•120分)
一、阅读鉴赏能力评价(50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9分)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夹叙夹议。叙,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议,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中“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C.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从章法上说,是对前文的总结;从艺术构思上说,是由前一方面引起的联想。
D.诗人写玄宗为“六军”所逼,在马嵬赐死贵妃,既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指责,又有同情之意。
【解析】选D。D项,“又有同情之意”不正确,本诗是咏史诗,借玄宗故事,讽刺其荒淫误国。
2.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6分)
答:
【解析】这一联手法上是对比,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与普通百姓夫妻对比,目的是表现作者对唐玄宗的嘲讽。
答案:对比的手法。诗歌前面三联是对李杨二人以前事迹的描述,以本联作结,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如何”二字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致酿成自己爱情悲剧的故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12分)
唯 一 长 安
朱 鸿
①想到长安,我总觉得它是一种愿望,也是一个存在;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现实。我以为一个中国人,都当知道长安,即使一个西方人,凡是有一点东方意识的,也当知道长安。
②早在秦就有长安了吧!史上说:“长安,本秦杜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