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2/28 20:59: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00字。

  《雷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3、认识旧中国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学习重点:
  1、通过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学习难点:
  理解人的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学习方法:
  (1)分角色朗读法:通过表演,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合作探究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了解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学习时数:一课时或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可安排学生自学,包括戏剧的分类、戏剧的要素,了解《雷雨》的概要、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课前,让同学们自学了戏剧的基本常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中国现代一部著名的戏剧——《雷雨》。根据戏剧的分类,《雷雨》属于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和悲剧。《雷雨》是一部家庭悲剧,那么,它到底有多悲呢?它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留下的是两位疯掉的母亲和一位形影相吊的老头。那么,到底这样的悲剧是谁造成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课文,一起来探讨。
  二、知人论世:介绍作者及背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完成)
  要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要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请同学们将课前查阅到的关于作者的背景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写作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