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2/22 17:43: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330字。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这是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巨大的墓碑上雕刻的是马克思的头像。这里绿树葱茏,幽静肃穆,和马克思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一生恰形成鲜明的对比。1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恩格斯发表了一篇后来闻名世界的悼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 注意文章的针对性(特别是写作意图和目的),把握悼词的特点。
  2. 通过梳理文章的结构,概括马克思的功德。
  3. 品味语言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一、重点研读
  【研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丰富的信息。我们一起来研读标题。“讲话”,提示这是一篇演讲词;“墓前”,又提示这是一篇悼词。悼词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呢?表达对死者的哀悼、追述死者的生平和贡献、歌颂死者的品德。
  从这里我们可以提炼出三个关键字--哀、功、德。
  这三个方面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研读的内容。
  【理思路】
  刚才我们提炼了三个关键字:——哀、功、德。那么悼词是通过什么结构思路来表达的呢?我们首先了解悼词的一般结构。
  悼词的结构一般分三部分:
  开头——述其哀——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主体——赞其功——评价: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结尾——颂其德——悼念:对死者的悼念以及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文章总体结构把握:悼念—评价—悼念,按一般的常规,与这种结构相对应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惋惜(悲痛)——敬仰(颂扬)——悼念。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的结构也是一样:开头——述其哀;主体——赞其功;结尾——颂其德。
  下面我们通过阅读,评语言,体会“哀”;理思路,概括“功”;明主旨,感悟“德”。
  悼词开头用讳饰的手法,委婉地说明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情景。
  第1段原文摘录: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停止思想了”“永远地睡着了”等含蓄的说法,“下午两点三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