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三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23460字。
2021 北京各区初三(上)期末语文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2021 东城期末】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共 7 分)
①“提升体育考试的成绩占比”“体育课留作业”……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体育和教育真正融合作出顶层设计,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②长期以来,在大中小学校,体育都面临着尴尬局面:体育在升学考试中成绩占比较少,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意见》的发布将有效地改变这样的局面,也必将促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③体育能为教育对象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主张“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即想要提升人们的精神素养,先要通过体育运动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清华大学就始终把体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祖国健康工作 50 年”成为每一个清华人的共同追求。从“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 到“无体育,不清华”,体育为清华学子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身体基础。
④体育将成就更好更全面的教育。一直以来,有些学校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认为体育就是课外活 动,等同于玩耍。事实上,体育作为一门科学,不仅能强健体魄,还能启发人生哲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等。如长跑启发我们合理分配资源,足球运动教育我们团结协作,体育比赛教会我们从容面对输赢……所以,唯有体育 和教育有机融合,才能让体育的作用更加彰显,从而成就更好更全面的教育。
⑤体育能成为伴随人们一生的快乐。体育既能教会我们一些运动技能,培养我们的体育爱好,还能为我们带来身心愉悦。学生时代,体育给予了我们自我调节、释放压力的机会,有益于我们学业的顺利完成。更重要的 是,学生时代培养的体育爱好,不仅会对我们成年后的工作、生活产生积极影响,还能为我们的老年生活带来无尽的快乐。
⑥《意见》的本意绝不是要单纯提升体育分数占比,任何项目若单纯以分数考核倒逼,都会因考核的消失而被放弃。因此, ,才能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体育强健体魄,让体育成就教育,让体育伴随一生。
(取材于人民网,有删改)
19.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⑥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 分) 答:
20.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甲】第①②段以《意见》印发后得到好评引出中心论点: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乙】第③段引用毛泽东的论述和举出清华大学的例子,意在证明“体育能为教育对象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的观点。
【丙】第④段首先提出观点,接着指出有些学校对体育认识的不足,然后论述体育的作用,最后强调体教融合的意义。
21.请结合上面的文字,判断下面这则材料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一段,并简要说明理由。(3 分) 材料:
钟南山院士在学生时代便喜爱体育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是他的兴趣所在。几十年来,他从未停止过运动和健身,即使出差也会带上拉力器,家里也特意布置了小型的健身室。坚持体育运动,使他经常保持着愉悦的心情,让 84 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答:
【2021 西城期末】
(三)阅读《“舍生忘死”抗疫精神的文化意蕴》,完成 24-26 题。(共 7 分)
“舍生忘死”抗疫精神的文化意蕴徐奉臻
①“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2020 年 9 月 8 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总结伟大的抗疫精神。【甲】其中,“舍生忘死”所体现出的生死观和义利观,是中国创造抗疫奇迹的重要支撑。
②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舍生取义是“舍生忘死”的信念基础和价值魂魄。“舍生”是精神外化行为,“取义”是精神内在本质。【乙】精神是民族之魂,挖掘舍生忘死的文化意蕴,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
③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缘起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