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11710字。
甘肃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共 27分)
阅读《放鹤亭记》,完成各题。
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选自《古文观止》卷十一)
10.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凌万顷之茫然 凌:凌空
②升高而望 升:登
B. ①虽趣舍万殊 趣:趣味、乐趣
②草木际天 际:接近
C. ①举匏樽以相属 属:劝酒
②其孰能讥之乎 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D. ①士也罔极 极:标准
②纵其所如 如:像……一样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齐彭殇为妄作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④火尚足以明也 ⑤一觞一咏 ⑥常在于险远
⑦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⑧葛衣而鼓琴
A. ①⑦/②③⑥/④/⑤⑧
B. ①⑦/②/③⑥/④/⑤⑧
C. 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D. 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叶叶相交通 宁溘死以流亡兮
B. 忧伤以终老 深思而慎取
C. 挟飞仙以遨游 汝岂得自由
D. 列坐其次 明年春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
B. 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
C. 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
D. 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熙宁”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彰显功德的一种名号,一般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 “南面”泛指居于尊位或官位,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
C. “《易》”是即《易经》,相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与《诗》《书》《礼》《乐》《春秋》合称为儒家“六经”。
D. “《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15. 下列对《放鹤亭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主要通过活泼的对答歌咏方式写出了隐逸者闲适自然的生活图景和不为世事所囿的自由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神往。
B. 熙宁十年秋,彭城发大水,洪水涨到云龙山人的草堂门一半的高度,第二年春天,洪水退去,他迁居到故居的东边。
C. 云龙山人张君养有两只鹤,早上外出翱翔,晚上回来,因而他给自己修建的亭子起名叫“放鹤亭”。
D. 苏子谈到隐居之乐时,提及历史上卫懿公因为好鹤而亡国,周公针对此事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引以为戒。
1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放鹤亭记》)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无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陈馀者,亦大梁人也。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之交。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