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形成性检测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8590字。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形成性检测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Ⅰ卷
一、课内基础知识部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枉用相存 存:问候、探望
B. 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傍晚
C. 羁鸟恋旧林 羁:约束
D. 且放白鹿青崖间 且:暂且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意思 能力。
B项,“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暝”解释错误。暝,昏暗。
故选B。
2. 下列对于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诗人天性喜爱山川田园生活。
B.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
C.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用夸张和衬托手法描绘天姥山高耸入云。
D.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用设问的方式提出谁来主宰大自然的荣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鉴赏能力。
B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理解错误,应为:感慨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
故选B。
3. 下列诗句在修辞手法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C.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4.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内容上的分类,后三者是表现手法。
B. 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溢靖节。他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C. 建安文学是东汉末年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其主要风格是浪漫飘逸,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D. 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
5. 阅读下面内容,选出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 )
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头上打一个结。
A. 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社群”,所以不需要复杂 文字。
B. 乡土社会文化趋于稳定,对“发展记忆”的要求不高。
C. 乡土社会要描写“忘时”生活,是“借助文字的社会”。
D. 乡土社会是“血缘社会”,需要用“习俗”来维持稳定。
二、(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如何助力中国成为制造强国?首先需要厘清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工匠精神产生于手工艺时代。先秦时期,《周礼•考工记》曾对工匠的工作有这样的描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手艺是一种谋生的技能。工匠们结合生产生活实践,创造性地发明了各种生活器皿与生产工具,使各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