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地区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9 9:47: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3900字。

  吉林地区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道题,共150分,考试时长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杭州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的一项提议引发热议:一位政协委员提议将“11.11”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文创+公筷”模式助力公筷落地。
  自疫情暴发以来,分餐制、公筷公勺制再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餐桌革命”被多次提上了议程,不少地区相继发布了文明用餐的倡议:江苏省泰州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河北印发了《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务规范》,成都举行了“文明公筷日”的快闪主题活动。不难看到,使用公筷的重要性已被大众所接受,大家对其重视程度也可见一斑。 
  前不久,在一项调查中显示:92%的网友赞成吃饭使用公筷。尽管对使用公筷实行分餐的益处早已形成共识,但在实际推行时,却总会遭遇传统习俗与人情面子的阻梗。筷子起源于中国,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一双筷子、一桌饭菜,围桌而食,其乐融融,承载着中国的餐桌文化和情感交融。因此,在不少人的观念中,饭桌上互相夹菜,是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代言”。餐厅提供的公筷、私筷一模一样,吃着吃着就分不清了;自家人、朋友间夹个菜还要换公筷,似乎显得矫情又生分;提醒别人用公筷就像影射别人脏一样……
  但其实,早在筷子的传承和发扬过程中,也有着一套使用礼仪。其中,夹菜时不能从底部挑菜拣食、不能在盘子中翻找搅拌、不将筷子一端含在嘴里嘬吸等习俗,都体现着民间对于餐桌文化以及饮食卫生的讲究和礼貌。这些,都是与如今提出公筷制的理念同一初衷、相辅相成的。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表明,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聚餐时私筷取餐、私筷同盘,更是为病毒、细菌、微生物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这次疫情中,因聚餐引发的感染病例更是为大众敲响了警钟——推行“全民公筷”,迫在眉睫。
  餐桌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一环,餐桌文明也体现着社会文明。目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随着餐饮行业的复工,改进就餐习惯亟需重视。如何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健康的就餐方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它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安全,也是疫情之下的个体责任。筷子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饮食工具,更是一种中国表达,一份对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而传承也需符合现代卫生理念,使用公筷公勺,体现真正的尊重与关爱,也是时代文化进步的标志。
  (选自朱晓帆《“双十一”也是“公筷日”》,2020年4月《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公筷用餐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地方在以不同的方式倡导使用公筷。
  B. 公筷的推进遭遇了现实生活环境下传统习俗与人情面子的阻挠。
  C. 起源于中国的筷子在餐桌上既承载着国人围桌吃饭时的情感交流,也承载着中国的餐桌文化。
  D. 92%的中国人赞成使用公筷用餐,就是因为大家明白这样用餐是有益处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提出将11月11日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是巧借电商促销活动的日子来引发人们对“餐桌文明”进行理性的思考。
  B. 文本既列举出“公筷用餐”的倡议,又剖析了这一倡议难以落实的尴尬,可见这一现实窘况令人担忧。
  C. 作者借助筷子的传统礼仪与世卫组织的数据结论,得出了为了人们的卫生健康应该推行“全民公筷”的观点。
  D. 文本从使用筷子的传统礼仪与用餐卫生、餐桌文明与社会文明的角度,论述“公筷用餐”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期的“餐桌革命”一再强调分餐制、公筷公勺制,也是为了减少疫情期间病毒传播的机会。
  B. 今天主张推行全民公筷用餐,在力争减少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这一点上,与我国早些时候使用筷子的禁忌有相同之处。
  C. 源于传统饮食习惯,有不少人认为推行公筷用餐会影响到亲朋之间的感情交流。
  D. 传承中华文明,助推时代文化的进步,关键在于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健康的就餐方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92%的中国人”错误,随意扩大范围;根据原文“……在一项调查中显示:92%的网友赞成吃饭使用公筷”可知应该是受调查的人中有92%。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8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历了两波浪潮:英国主导了第一波经济全球化,美国主导了第二波经济全球化。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动能接近尾声,导致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此外,近年来欧美国家兴起一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成为阻碍21世纪全球经济可持续平衡发展的主要力量。目前,国际贸易增速连续3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2014年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